• img-fluid
  • img-fluid
  • img-fluid
  • img-fluid

任務定位

MISSON

  • 臺灣農業於維護糧食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綠色經濟等層面,扮演著多功能角色,與整體經濟結構轉型、社會安全、國土規劃、區域發展、環境永續等國家發展重大課題關係密切。據此,面臨當前氣候變遷加劇影響區域農業生產、從農人口高齡化導致勞動力缺口、經濟貿易自由化等衝擊與挑戰,行政院農業部爰積極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並配套以農業科技研發策略規劃協力加速其落實,同時亦呼應全國農業會議重要結論及其他關於綠能科技、循環經濟、生醫產業等現階段政府「5+2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之施政推動。

發展願景

VISION

  • 以「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施政主軸「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為指導方針,並依循「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之產業發展策略,與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生農業本質及對接全國農業會議關於「安全、前瞻、永續、幸福」等主題結論,「新農業科技研發」遂以「整合跨域新能量,創造可預測性之安全生產體系;發展前瞻新科技,邁向具包容性之韌性永續農業」為願景,期透過我國基礎深厚之農業科技軟硬實力,打造「技術創新、生態永續、價值共享」科技新農業。

策略目標與行動

FRAMEWORK

  • 於呼應當前農業部中程施政及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布局之既有農業科技研發目標架構下,進一步參酌全球農業相關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等現況趨勢、現有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以及產、學、研等各界專家建議,針對各項科技政策與措施進行效度與強度評估,綜整結果據以規劃出10項重點策略行動,作為現階段農業科技施政措施與計畫研擬推動之參考依據,期藉以強化農業科技協力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十大重點政策之研發內涵,進而實現方案目標,並持續提升整體農業科技施政效能與研發績效表現。

近三年亮點成果

HIGH LIGHTS

│ 聚焦農業長期生態研究,創造永續發展基礎
│ 漁場環境長期監測,促進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 推動國產雜糧發展,應用作物生長模式建立適地適作生產體系
│ 盤點農地質與量,友善管理農業生產資源
│ 智能化褐飛蝨監測與警示系統,有效監測與防治水稻蟲害
│ UAV智慧監測,建立稻熱病精確預警模式
│ 結合「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智慧農業領航十大農產業
│ 建構完整防災體系,提升災害應變量能
│ 綠竹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兼顧環境友善與保育
│ 魚幫菜、菜幫魚,魚菜共生一舉兩得
│ 推動栽培漁業示範區,漁村多元發展
│ 森林永續經營,合理利用與保育的雙贏策略
│ 重大蝦病EHP快速檢測,有效監測白蝦健康
│ 改善肉鵝啄羽和腳弱問題,友善飼養輕鬆搞定
│ 動物防疫檢疫技術之研發、改進與應用
│ 國內動物用疫苗技術布局全球,鏈結國際市場
│ 戰勝冷水魚繁養殖技術,在臺灣也能吃到自己養的比目魚
│ 蠶絲敷料有助傷口快速癒合,搶占全球百億醫材商機
│ 農業科專推展有成,引領產業共創科研價值
│ 國家種苗技術再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
│ 水稻智慧間歇灌溉,兼顧省水、省工與產量品質
│ AI自動化選別及排整,秋刀魚漁獲處理好幫手
│ 農業數位轉型新模式,關鍵數據多元運用
│ 台灣海洋之眼,海洋資訊系統協助國際打擊非法漁業
│ 應用植物病毒血清庫,從源頭把關作物健康
│ 建立健康繁養殖技術,提升午仔魚食的安全
│ 即時監測灌溉水質,新技術防範污染
│ 強化作物防護科技,有效防治病蟲害攻擊
│ 智能補光提升文心蘭品質,穩定外銷供應價更高
│ 選育優質新品種棗,平衡市場供需並成功外銷
│ 發展「清真認證(Halal)」制度,拓銷國產品新南向市場
│ 食在安心,健全校園午餐食材
│ 毛豆格外品再加值,變身喝的新綠金
│ 應用茶粉加工技術,甘藷葉加值變身營養蔬菜粉
│ 水產資材之創新、研發與加值應用
│ 本土農作物跨足機能性保健食品,提升農產價值
│ 建構智慧化產銷管理系統,促進蔬菜育苗產業升級
│ 建構優質產銷供應體系,提升國產鹿茸競爭力
│ 跨域整合產銷價值鏈,打造優質小農新幹線
│ 建構苦茶油產業加值鏈,提升國產好油產量與品質